2023年9月记

9.20 周三

9.18 周一

9.17 周日

9.15 周五

昨天承诺了学长今晚就能跑初步的实验数据,所以rush了一天。

9.13 周三

下午和晚上把min的代码写了个七七八八。

下午把安全测试答了,找行政老师加上了工位和服务器房间的门禁。在位置旁边贴了个大名牌,算是有点归属感。和之前“暂居”在FIT的感受还是不同的。

晚上取快递、洗衣服、睡半小时、吃水果捞然后洗澡洗头去做同学的试验。实验前半小时“用洗发水洗三遍抓三遍”就离谱。这辈子都没把头洗这么干净过。

戴了个恐怖的大帽子然后一个一个触点抹电极膏,看着电脑上每个点的电阻降低到蓝色阈值以下。抹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20分钟就全蓝了。一开始的脑电波非常的平稳,“好久没见到这么平稳优质的波形了”

但是上实验任务后,自己都能感觉到心率飙升,波形也变得混乱无章。虽然心态到后面已经很放松,但还是保持了像游戏、考试时候的高度专注。。。被否定了不能用之后只进行了25分钟的第一个试验就被迫终止了。一看头上墨迹得像是打了摩斯和盐粒“层峦叠嶂”,去洗手间用凉水洗头洗得头皮发麻,体验很差。

话说对实验的要求这么高,那得到的结论真的具有普适性吗()。

9.12 周二

上午终于把两个基线之一跑通了,下午也de通了多机多线程预取的版本。开始写min的代码…

本来想在实验室待久一点的,但是千万不能熬夜。周日晚上的债现在还没还清,晚上五点多简直是要昏倒的状态,完全没办法工作,遂回宿舍睡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宿舍又干了一会。。。

9.11 周一

昨天下午才开始准备的英文答辩,半夜熬到四点去背稿+调框架,还是没跑出来cvy的基本版本,还把作息搞得一团糟。

还是没能一个词一个词的背出答辩稿。不过现场马老师维持的氛围比较轻松,英文讲自己的PPT后用中文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让人的心里比较放松。

靠着PPT的一些提示和胡编乱造应付过去了答辩,竟然只问了“这个项目有投稿规划吗”这一个问题。想来可能是跟我也不太熟,而且我已经把最高频的问题在pre的最后说了出来,即所谓的个人分工。

中午实在是太困了,睡了半小时。没调出来就没什么好交差的,没敢去实验室。。。一直在宿舍疯狂debug

9.8 周五

这三天都在从零开始写这个框架,基本把第一种策略的代码写完了。

被座位前的空调吹得脑袋疼,五点多就回宿舍了。

9.6 周三

来工位,上周五学长指出了框架很多混乱的问题,遂决定重写。第一天主要是重新想清楚构架,哪部分交由python哪部分放在C++等等。

9.5 周二

又是一天的用户实验,这次紧凑了时间之后从10.00做到晚上8.30就解放了,每组50分钟做了10个人。终于和人机交互正式再见了。从大二开始在人机交互实习,标注数据、主持实验的Dirty Work我是再也不想做了。说的难听点就是“我奶奶都能做的工作,我为什么要做?”。遇到的学长学姐都是好人,只是这个方向与人打交道,Dirty&Boring的工作天然就比其他方向多很多。如果不是作为项目Leader的研究生,也不是作为Advisor的“老板级别”那只能沦为打工人。可能最好的路径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多积累概念,尽早开始自己主导的工作。

9.3 周日

又是摸鱼的一天,虽说是摸鱼但是其实一天做了9组用户实验。

人机交互的实验真的是熬人,一天的时间脑子就没有高频运转过,但是人却很累。昨天3点才睡今天9点就要支棱着爬起来,然后从10.00-22.20就全浪费在FIT的会议室里了。

对每个用户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引导,偶尔搭茬让被试不至于因为无聊而损失实验质量。虽然都是些不耗体力和脑力的活计,但就是很耗“精力”,让你没法专心的做某些有难度的事情,只能搞点碎片化的无聊东西。本来周五谢老师说让我好好计划下整体项目的框架周一给他讲,目前看没有一点时间。明天和学长的Weekly Meeting只能摆烂等死了吗?

自以为NamesInLife是个很有趣的项目,但又担心Po出来会有各种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张是不是最好的社交网络分析的源数据,或者说如果能有神级的关系建模就直接算出我这一辈子会接触到的人?其实主要担心的还是身边的问题,哪个人该出现没出现之类的。

本来想把后面的实验都交给同组的学长,反正我已经沦落到第四作者了。晚上看到被逼急的学长还是心软了一下,为这种事情吵架不值得,再来做一天实验吧,然后和HCI彻底告别。

9.1 周五

8.30 周三

本来想复试结束后好好放松歇一天的,虽说是形式居多但是还是战战兢兢地准备了半天,想趁着这天出去玩。然后昨天面试完马上就被谢老师push了进度,只能答应今天立马去接着写。昨天上午刚面试完,中午请来清华玩的同学吃了饭,然后一直肝暑研英文报告到晚上十点,今天睡一上午之后又来东主楼接着卷,这一天天的。

好消息是拥有了自己的工位,虽然可能年底就搬新系馆了,但好歹也代表组里对自己的一种承认吧。有工位也能push着自己多去工作。。。明天拿点东西过来稍微布置一下,这个屏幕素质太低了看着眼镜难受,尺寸又小,但初来乍到也不好意思跟老师要预算要显示器啊。买点笔记本支架以及拓展坞之类的吧,只在不行把宿舍的显示器搬过来(x)

8.29 周二

面试,比预想的平淡

上午9.18专面,10.12综面,早早结束整个复试。早上七点起来顺着ppt讲,虽然还是比较摆烂,三分钟打鱼五分钟晒网。

专业面试门前,致理的同学们穿的都是全身正装,略有压力。让我们打45份资料但现场只有十来个老师,这种事情是真浪费啊。果然如先前所料,在科研经历部分扯了一大堆人机交互的概念之后,现场搞系统、体系结构和互联网的导师们都没什么感觉。汪东升老师cue流程的样子好严肃,一点都不像上课嘻嘻哈哈轻松幽默的样子。裴丹老师问了两个不痛不痒的问题,汪老师问了下科研经历和系统的关系。陆老师倒是没有提问。最专业性的问题竟然是座位靠后面一位看起来最年轻的老师(或者博后)提问的,让我具体阐释了一下ppt最后关于手头system项目的答题思路。总体还是非常水的。

综合面试忘了留几份自述,上面的志愿者趁下一位同学的间隙帮我拿了五份出来。综面门口的志愿者竟然是同组同导师的上届学长,实在是很有缘分,临走加了微信。综面早就听说只是探查你读博的心态等综合素质,只是担心我这种哑巴聋子英语者不能流畅地回答英语专业问题。还好1min自我介绍之后只是让朗读了一篇文献摘要,一堆什么convolutional啥啥,AlexNet,GoogleNet和VGG之类的。出声读的时候也没来得及反应文字的意思,不过也没有具体提问,随便糊了两句就过去了。之后就是就着自述问了一些没啥用的问题,比如解释一下里面你擅长的科目,机试怎么样,读博的最大motivation是什么等等。看老师们笑得很放松,我也没有太严肃地组织语言,笑着随便扯两句就混了过去。

中午和高中同学f来清华吃了饭。f高考有些发挥失常,但是看来在大学还是太优秀了。成绩卷到Top之后也拿了浙大的硕士offer和中科院空天所的直博offer,实在是佩服。请她去玉树吃了个饭叙了叙旧,感慨时间飞快。高中我们也没面对面吃过饭,上次往前看能看到f同学的时候还是高中有一段坐前后桌的时期。高中同学们有人保研有人考研,希望大家(包括我)都能顺利上岸。

8.28 周一

机试,刺激

T1 看了一眼,有点不敢相信,题面贼简单,瞄了眼数据范围感觉一整个题都是签到?直接撸Python!先搞一个6!的集合然后开始过滤,没想到那个语法也懒得查就写了个dfs来创建情况。然后一行一行过滤就够了。第一遍提交在vertical少了一半情况所以乘二处理发现只有90,改成常规的笨蛋if联立然后ac过了。

T2 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模拟,感觉细节也不多。但吸引和排斥棋子复杂度略高,直接Naive写每次操作都O(棋盘)肯定会TLE。想了好几个O(Log(棋盘))的做法,大概全都是维护棋子周围最近的棋子情况,最后决定用C++的std::map写。没想到Lower/UpperBound但是Iter++对于内部有序的红黑树倒也问题不大。写了二十分钟怕调不出来暴零,用二三十分钟撸了个暴力版本过了56分。之后写了俩小时也没调出来,还是工程量不小,应该好好规划更合理的代码结构的。

T3 没怎么看,也没怎么想,估计想了也不怎么会。

最终分数定格在156,感觉应该是“把该拿的签到分都拿了”的合理水平。出考场后一堆有牌子致理大佬互相“卖弱”着说出了自己235到275的成绩,遂自闭。到宿舍发现其实在没有信竞基础的同学中貌似属于合理水平,遂开摆,打游戏&把先前的PPT拿出来准备面试。

Hello World

一直拖着的个人站

因为很早之前就买了比较喜欢的域名,一直想尝试建一个自己的网站。最开始计划假设在阿里云的免费ecs服务器,配置下Nginx反向代理应该能用简短的域名访问,但太麻烦一直搁置。直到昨天终于发现Github Pages也有绑定自己域名的功能,遂花了两三个小时搞了这个像是博客的网站用来取悦自己(x)。

虽然很难做到,但希望能坚持维护下去,偶尔发布点记录和想法,留给以后的自己看。

内容规划

按计划来说,要先把自己写的markdown格式的一些文字内容搬上来,看上去像个样。但是日常记录太过私人貌似不能放到互联网上,而课程笔记和期末复习又很无聊,那就先空着吧,开摆!